日本教育部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所长藤原富士华(Fujihara Fujiwara)跟踪了1976-2015年春季40多年的人才走势,发现来自日本机电企业的490名技术人员流入韩国企业。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2月20日的报道,塞斯集团和196家企业进入中国。还有350家企业进入泰国和其他地方。
在过去40年中,藤原利用大数据整理了亚洲技术专利的内容。通过比较日本公司就职时申请专利和移居海外后申请专利的情况,藤原确定了人才外流的数量。仅在专利中出现的高级技术人员总数超过1000人,人数应该更多。
报道称,韩国有40%以上的日本人才从海外企业转移,中国有将近30%的人才从日立和松下等日本国内企业转移8家。90%以上的中国人和70%以上的韩国人年龄在50岁以下。藤原说,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经常被引用的日本顶尖人才。
报道称,日本人才到中国和韩国的大移动加速是在2000年代。由于IT泡沫的破灭和雷曼危机以及2012年日本市场的下滑,日本瑞萨电子被迫对其一半的员工进行彻底改革。大多数失去立足点的优秀半导体技术人员都出国寻找有前途的领域。据一家中国公司邀请的日本技术人员说,2000年代中期,在中国有数千名日本技术人员,而调查中的技术人员只是冰山的IP。
9月中旬,在韩国首尔西南30公里的鞍山一家工厂,2012年从三星集团跳槽的高井高井说,三星正在为新工厂寻找技术人员,并在位于2005年,张高井收到猎头公司的邀请,条件非常诱人,不仅年收入可增加30%以上,而且单身人士可享受三房一房的住房。即便在2012年离开三星后,高井仍以拥有前三星员工,在韩国找到新工作毫无困难。
在中国工作的日本技术人员指出,中国企业在3年内完全可以复制技术,随着技术实力的急剧提升,韩国企业攻打日本人才的情况被认为已经结束,但Fujihara相信中国和其他国家将来将继续雇佣日本技术人员。
2017年春天,一位在东芝市一家工厂工作的40岁半导体技术员,年薪3000万日元(合175万美元),回报5000万日元(合292万美元),收到了一位自称猎头的热情邀请。在中国工作3年可以赚很多钱。决定卖给日美韩联盟的东芝记忆体,是开始大规模生产半导体的中国公司技术人员的宝库。
报道称,日本政府还警惕人才外流,不仅半导体,而且飞机机身等使用碳纤维和高精度加工机床等许多技术。加强了防范与安全有关的先进技术外流的保护,担心重要技术会因兼并和收购而向海外投资者发出出售股票的命令。
但报告指出,在今天的物联网时代,机电技术人员在亚洲以外也很受欢迎,不管行业如何。不仅在亚洲,而且在欧洲和美国,比如在德国的谷歌和博世,人才流动将影响日本未来的竞争力。日本天才猎头公司总裁三菱俊夫也强调:在日本,技术人员的地位相对较低,应提高工资等,建立一种机制,使技术人员得到应有的回报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日本自卫队将启动一项新任务,将安全法训练进入运行阶段
相关推荐:
- 黄飞鸿是第二家评论李连杰最佳动作片的外国媒体2018-09-08
- 神秘的微博直播习近平比官方媒体传递得快2018-09-08
- 日本自卫队将启动一项新任务,将安全法训练进入运行阶段2018-09-08